首页 无广告小说 军史 求活在金朝末年

求活在金朝末年 老墨成仙 3722 2024-05-22 13:29

  有了拉丝机,制造锁子甲就没有了技术瓶颈。

  对于古代的锁子甲制造技术,本身就以复原古代盔甲赚钱的陈宪当然十分熟悉。

  锁子甲的制造,除了拉丝和编织比较麻烦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传统的锁子甲工艺生产分为:拉丝,缠丝,斩断,缩径,压扁,打孔,编织铆接。

  拉丝,就是铁丝的拉制。

  缠丝,将拉好的铁丝缠绕在一根固定直径的铁棒上。

  斩断,用錾子将螺旋形缠绕在铁棒上的铁丝沿着一条直线斩断,形成许多个带螺旋形的小铁圈。

  缩径,将螺旋形的小铁圈强行通过一个入口大,出口小的圆孔,在铁圈强行被挤过圆孔的过程中,铁圈的直径会被圆孔的内壁挤压收缩,直径变小,同时铁圈接头处会因为直径变小而互相交叠。

  压扁,用专用的小工具将铁圈接头交叠处压扁,形成一个延展开的铆接面。

  打孔,用特殊的钳子,在铁圈交叠的铆接面上“咬”出一个铆接用的小圆孔。

  编织铆接,将加工好的扎甲环圈按照需要的顺序互相串联,用小铁钉穿过铆接面上的小圆孔,将环圈接头互相铆接起来。

  这些工序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拉丝,而人力成本最大的则是编织铆接。

  陈宪之所以招募那么多的女学徒,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平衡性别,另一方面,这些女学徒就是陈宪准备用来编制扎甲和锁子甲的劳动力。

  拉丝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将粗铁条从拥有高强度材质的喇叭孔中强行牵拉通过,从而达到收缩铁条外径的目的的一种工艺手段。

  在这个时代来说,拉丝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动力问题,拉丝需要的力量较大,如果依靠人力,效率难以保证。

  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拉丝板的强度问题,这个最容易,铸造的生铁模板就能满足熟铁的拉丝要求。

  第三个问题就是多次拉丝后,铁丝硬度变大,拉丝难度变大,容易拉断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曾经长期困扰古代中国的拉丝工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经过多次拉丝后的铁丝进行退火,消除拉丝产生的内应力。

  为了解决动力问题,陈宪设计了一套铰链机构,他用铁棒,铁板,铆钉,螺丝制造了一条类似软梯一样的链条,然后将这条链条缠绕在两个铸铁齿轮上。

  两个齿轮,一个由水轮机轴带动,一个安装在深埋地下的铁架上,在水轮带动的主动轮的牵引下,链条和从动轮回跟着缓缓转动。

  陈宪将拉丝机的铁架深埋固定在从动轮后面,工作时,将铁丝头穿过拉丝孔夹在一条铁链一端的夹具上,铁链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铁钩,拉丝时,将铁钩钩在链条横杆上,随着链条的运动,链条横杆拉动铁链,铁链对铁丝产生拉力,从而完成拉丝。

  这个装置的缺点是只能一次拉出五米左右的铁丝,再长,就超过链条的工作行程了。

  不过这个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同时拉多条铁丝,效率远比人力或者畜力的铰链强的多。

  这样一台拉丝机,日夜不停的工作,差不多就能同时供应上百工人生产锁子甲的原料供应。

  除了拉丝机,陈宪还对传统的锁甲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

  为了加快缠丝的效率,他制作了一种绞盘缠丝机。

  这个缠丝机其实也是一个拉丝机,水力拉丝机加工好的铁丝,将在这个缠丝机上进行最后一次微量拉丝。

  铁丝穿过机器一边的拉丝孔,被固定在距离拉丝孔很近的一根钢制圆棒上的圆孔内,钢棒一端被固定在一个丝杠上,丝杠穿过一个有螺纹的厚铁板,和绞盘相连,转动绞盘,带动丝杠,丝杠带动钢棒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随着螺纹的旋进而做向前的直线运动,这时候,一端被固定在钢棒上的铁丝就会随着钢棒的转动均匀的螺旋缠绕在钢棒上。

  每缠满一个钢棒,就可以将钢棒取下,安装新的钢棒继续作业。

  缠满了铁丝的钢棒被转到下道工序,由专门的斩断工,用錾子将钢棒上缠绕的铁丝斩断,得到一个个小铁圈。

  陈宪还对缩径,压扁,打孔几个传统工序进了优化。

  比如缩径,他在传统的铸铁缩孔圆柱台上增加了一个杠杆原理的下压机构,通过杠杆原理,让原本只能一次加工一个环圈的缩孔台,利用杠杆原理,一次可以同时加工五个环圈,在两人合作的情况下,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他还将原本简单的压扁工具扩展成了一个工作台,工人坐在工作台前,用镊子夹着环圈放入距离眼睛不足一尺的工作台面上进行加工,捶打环圈的动力,由用脚踏联动机构提供,因为同时可加工两个环圈,眼睛距离工作台面又近,所以无论是加工效率还是加工质量都有所提高。

  针对打孔工序,陈宪将打孔钳放大,固定在工作台上,采用两人合作加工,一人用镊子夹着环圈放入打孔钳的钳口中,另外一个人利用杠杆原理,操控打孔钳下压提供动力,为了提高效率,陈宪采对打孔钳采取了双口设计,同时可以加工两个环圈。

  在编织方面,陈宪设计了工作台架,和一种简单的铆接机,工作台架可以将编织好的锁子甲织片撑开并悬挂起来,撑开悬挂起来的锁子甲织片很容易被移动到铆接机的工作口中。

  铆接机也采用类似钳子的外形,利用杠杆原理,提供铆接所需的力量。

  这种工作台架由两个人合作操作,一个人专门操作悬空的工作台架,安装铆钉,另外一个则专门提供铆接动力。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传统的锁子甲生产效率提高了五六倍。

  有了锁子甲作为内衬,陈宪就可以将扎甲设计的更加简洁。

  结合了锁子甲,并且在一些连接处采取合页结构的新式扎甲,穿戴起来更加轻便,更灵活,防御力却并没有降低。

  陈宪试过样品后,就决定将以前生产的扎甲全部外销,这种新式扎甲作为不对外销售的自用装备。

  在响水庄里,除了新的拉丝机车间,还有另外一种没人认识的东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