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广告小说 军史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十一章 新军之策落北平

  朱允炆深知,朱棣经营北平多年,人心稳固,军中威望不可小觑。所以,新军之策这柄锐不可当的剑,便刺在了北平府。

  你朱棣不是得军心吗?

  那来试试,看看你得军心,还是朕得军心。

  北平,校军场。

  旌旗猎猎,号角嘹亮。

  五万精兵分阵而立,威武之风席卷天地,肃杀之气,撼动人心。

  一干将领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目光灼灼地看着高台之上的平安与盛庸。

  平安昂首阔步,踏前一步,以浑厚而响亮地声音喊道:“这两日,一直有人问我,新军之策,是什么玩意?老子告诉你们,新军之策,乃是皇上呕心沥血,体恤士兵的一大国策!是皇上省吃俭用,补贴给我们这些大头兵的好处!”

  “新军之策好不好,呵呵,这可是京师京营的待遇,是把四十万京营大军感动的哭鼻子的待遇!听说还有几个不成器的,一高兴直接晕了过去!这要是老子手下的兵,非得打出去不可,没点见识!”

  “可是啊,兄弟们,当我平安知道新军之策的内容时,我也想晕倒啊。如此好的待遇,让老子豁出去,干死鞑靼瓦剌,就算是死在外面也愿意!”

  “但这是京营的政策啊,我们没有啊!我平安是粗人,暴脾气,不服气,凭什么都是当兵的,爹妈生养的,为啥我们这些北地大头兵,待遇反而不如京师的少爷兵了?!”

  “这不公平啊!兄弟们,你们觉得,京营每天吃肉,我们每天啃土,京营每天特训,我们每天跑步,经营每个月都有探亲假,我们几年不回家,京营士兵老爹老妈病了,可以享受皇上的御钱看病,我们爹妈生病了,只能等死,这公平吗?你们说,公平吗?!”

  “不公平!”

  五万余人,梗着脖子呐喊!

  平安高声喊道:“老子也觉得不公平!所以啊,便走了后门,找了五军都督府的徐辉祖,让他给皇上递话,让我平安来北平管军队可以,但必须让我的兵和京营一样的待遇,有肉吃,有假回家,爹妈病了,有御钱花!而且死了之后,朝廷还能帮咱们把爹妈送终,帮儿女成家!你们说,老子这些要求,对不对?”

  “对!”

  齐声高呼!

  平安爽朗一笑,喊道:“你们都给我竖起耳朵听好了,我平安错怪皇上了。皇上说了,新军之策,京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之后,便可推广全军。皇上惦记着我们啊,没有忘记我们啊!皇上天恩!”

  “皇上天恩!”

  “皇上天恩!”

  “皇上天恩!”

  众兵热血沸腾,嘶喊道。

  平安从怀里拿出了一张文书,高举起来,用尽全力喊道:“我平安不喜欢等,皇上既然试行京营新军之策,那便也试行我们北平诸卫吧!皇上已然批准,在京营之外,于北平府施行新军之策!盛庸!”

  “在!”

  盛庸高声上前。

  平安拿出一本册子,厉声喊道:“宣新军之策,告全军将士!”

  盛庸上前接过册子,高声喊道:“全军悉听,凡我大明将士,忠于朝廷,忠于大明者,皆我大明守护者,当无差以待,推行新军之策,普及全军。”

  “新军之策第一条:士兵百战,以体为根,当改善伙食,壮体强魄。一日不得低于三餐,一日不得不见荤腥,一餐一兵不得低于两菜,以饱食为准。”

  “新军之策第二条:士兵为国而战,为民而战,为家而战,当体人之常情,安排探亲,关护家人,每月可得探亲假两日,若当月不休,可累下月。恰中秋、春节、清明等节,准假三日,合理轮休。”

  “新军之策第三条:凡士兵父母,皆朝廷之一等百姓,朝廷当以父母侍养,若家人生疾,皇上以财库出五成医药费。设家属司,对接家属困境,一应有困,皆可申报家属司处置。”

  “……”

  “新军之策第二十条:凡军中服役超出二十年者,可申请离开军营,所在家属一应徭役免除三年,享八品官员俸禄,儿享从八品俸禄,子孙递减之,四代乃休……”

  在盛庸身后,站着数十名大汉,将新军之策齐声通告全军。

  任一条新策,都让在场的士兵感受到了极度的欢喜!

  自身待遇,家人待遇,死后待遇,退役待遇,都明确了出来,一个个眼睛瞪得通红,呼吸急促!

  以前当兵,只是拿着军饷,不知何日可以归家,死在战场,有多少钱能落到家里,没人知道!

  如今,自己知道了!

  以前当兵,父母老了病了,找不到良医,抓不起药,现在好了,皇上亲自给我们钱啊,我们用的是皇上的御钱,谁能不给我们抓药看病?

  皇上将我们的父母,当做他的父母一样关怀啊!

  有些人退役了,落下一身病痛没人管,现在不怕了,干满二十年,便可以回家了,而且可以享受官员的待遇啊,虽然待遇一代减一代,但毕竟是吃皇粮了啊!

  自己拼一辈子,子孙几代都要享福!

  这样的兵,如何不拼命?

  什么,死了给那么多钱?而且还给长达十年的补贴!

  自己这条命,这么值钱吗?

  皇上,对我们太好了!

  “谢皇上天恩,死不负皇上,不负朝廷,不负大明!”

  “谢皇上天恩,死不负皇上,不负朝廷,不负大明!”

  所有士兵,拼命地喊着,似乎想要将胸口的热血,全部喊出来。

  全军雷动!

  声入云霄!

  气势如虹!

  新军之策,在平安、盛庸的带领下,以宣誓的方式,表达了全军上下效忠朝廷,忠于建文帝的意志。

  平安、盛庸回到都司衙门之后,命令手下人,将新军之策张贴于北平府大街小巷,并安排专人负责解读。

  没办法,这个时代认识字的没多少,没人说,鬼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新军之策,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北平府,包括周围诸卫所,平安、盛庸几度出击,以新军之策,收服了这些燕王老兵。

  燕王府。

  五十六岁的老将张玉,一脸悲愁,身为燕王左护卫指挥佥事的他,已经一个多月没睡过安稳觉了。

  燕王朱棣去京师,张玉是放心的。

  可没过两个月,北平府形势大变。

  张昺、平安、盛庸、瞿能等人接管北平、山海关等地,情势逼人。

  张玉匆匆找燕王府之人商议应对之策,可燕王府此时空虚,朱棣不在,朱棣的三个儿子也不在,问王妃徐仪华,她也拿不准主意。

  至于朱棣的两个女婿袁容、李让,就没多少本事。

  无奈之下的张玉便与右护卫指挥佥事朱能商议,去庆寿寺听听道衍的意见。

  道衍仔细分析了局势之后,认为平安、盛庸等人虽然来势汹汹,却并不影响大局,毕竟,北平府与周边诸卫士兵,都以燕王为主,一些将校,更是燕王亲手提拔。

  虽然平安、盛庸掌握了兵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指使得动这些人,只要等朱棣返回,那便没什么问题。

  按兵不动,以静制动。

  这是道衍的智慧。

  张玉、朱能深知道衍才能,又知朱棣将其视为心腹,便按道衍安排,一方面派人打探京师动静,另一方面暗中联系燕王旧部,谨慎应对。

  可张玉还没安心几天,道衍受召,赶往京师的消息便传入耳中。惊慌之下的张玉、朱能赶往庆寿寺,却被告知道衍已被京城来使与僧录司的人接走。

  不得已,张玉、朱能带人一路狂追,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追上了道衍。

  两人拿出重金,希望僧录司与京城来使放走道衍,但朱允炆的命令是多严厉,这些人是清楚的,不将道衍带至京师,很可能会掉脑袋。

  在钱和命的问题上,倾向于命的毕竟占据大多数。

  张玉、朱能见无法带走道衍,只好用钱财铺路,让道衍暂留一个时辰。

  虽然朱允炆的命令“不得迁延”是没得商量的,但执行命令的人却是可以商量的。

  有钱不赚,说不过去嘛。

  这种跑路的差事,不受点贿,索点好处,回京师,怎么去秦淮河?

  道衍不知道京师发生了什么变故,也不清楚朱允炆为什么点名要自己入宫,但道衍清楚,自己的梦想,恐怕是要破灭了。

  站在路边的道衍,一脸凄怆,看着茫茫前路,内心更是苍凉。

  一身所学,空无所用。

  青天白日,蹉跎一生!

  悲乎!

  哀乎!

  佛门,无法成佛。

  道门,无法成圣。

  逆天龙门,也轰然塌落。

  世界万千,终成空幻。

  颓然的道衍给张玉、朱能安排了一番事宜,并写了一封信,托两人转交燕王朱棣,之后随僧录司与京城来使,前往京师。

  张玉、朱能,包括燕王府众人,都感觉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

  如果说道衍的离去,是一根刺刺在张玉身上的话,那九月九日,平安、盛庸所施行的新军之策,则是一柄锋芒至极的剑,刺穿了张玉的心脏!

  致命一击!

  新军之策的具体内容,很快便传入了燕王府、燕王三卫。

  燕王三卫齐声欢呼,喜气洋洋,一个个认为新皇帝朱允炆是再生父母,宣誓效忠者众。

  只是到了中午,发现饭菜里没有肉,燕王三卫不干了,说好的新军之策,怎么第一天就执行不了?

  燕王左护卫千户周铎素日骄横,横走北平府,今日见如此天大好事竟没落在自己兵身上,二话不说,招呼了百十号人,直奔都司衙门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