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广告小说 军史 大明公务员

第三十四章 勋臣之后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4379 2024-05-24 09:25

  第三十四章勋臣之后

  所以刘璟到了辽东,一定能与何夕混到一起去的,即便是他未必认同何夕的思想方法,但也不会拖后腿的。能很好地完成太子的想法。

  朱元璋听了,说道:“你倒是提醒我了。就他了。辽东都指挥使,就吴高吧。”

  朱元璋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用更加灵活的手段处置勋贵。而今看来,还很有成效。很多勋贵在海上的纸醉金迷之下,在很多的方向朱元璋让步。否则清丈这一件事情,也不会这么容易。

  须知,而今在明朝,真正拥护大面积土地人。有两类,一类是江南大族。人丁兴旺,一声招呼,方圆几十个村子,数万人丁都能汇聚起来。声势浩大。这种大姓,看上去没有一个人拥有太多的土地。但是合起来,不容小窥。

  另外一类,就是新朝新贵了。

  说的就是勋贵这批人。

  历史上朱元璋临死之前,非要将这些人杀个精光,虽然过分了。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老糊涂。是有原因的。土地作为古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土地是否在朝廷手中。这是关乎一个朝代的生死存亡。

  朱元璋眼睛里面不容沙子,亲手培养出的儿子,又已经不在了。面对过分软弱的孙子,他的选择也很少。

  但是而今不一样了。

  勋贵作为一个集团固然存在的。但是李善长一死,将这些人联系起来的枢纽不在了。再加上,朱元璋的分化瓦解。勋贵内部纷纭,各派系都有。已经形不成合力了。

  但是李善长之死,这一件事情是后遗症的。

  是的。天下人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并不代表勋贵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老臣们未必不觉得心寒。

  朱元璋早就想放出一些信号,安抚这些老臣们了。

  毕竟,朱元璋改了主意,用杀戮解决不了问题。用其他方法,就要注意一些分寸了。

  放出什么样的信号。朱元璋还没有想过。但是此刻忽然想到了,开国勋贵之中,有一批人。他们战功赫赫,但是死得早。这些人之中,有人的还在军中影响力巨大。比如常遇春。他的影响力已经被蓝玉继承了。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常遇春这样厉害角色。

  人走茶凉,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了。并不是说这些勋贵们的日子,不好过。是的,比起平民百姓,他们的日子相当不错。但是,对于他们父辈在时,却是天上地下了。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历史上朱元璋大清洗的时候,也将这一批人给清洗了。

  而今朱元璋却改了主意,他要的是分化,分化,再分化。让勋贵之中,没有大山头。这些勋贵岂不是很好的棋子。

  他们的父辈已经去了。即便儿子们再争气,大体上是永远比上他们的父辈的。毕竟开国一代,乃是风云际会。用无数性命淬炼出来的人杰。后人很难相比的。所以,一些老臣们敢做的事情。这些年轻人是不敢做的。

  老臣们只会觉得,这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但是这些年轻人却会觉得朱家天下是天经地义。因为,这些人年轻人出生的时候,就是朱元璋统治下长大。

  与老辈们的视角完全不一样。

  老一辈子都乱世视角。而今虽然天下太平,但是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拍板起兵,或者来个宫变。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毕竟他年轻时候,这都是家常便饭,俗称火并。

  谁没有见过,哪家没有啊。

  但年轻人天然觉得朱家天下,很难有这种心思,即便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也决计不像老一辈那么轻松决断。

  这一群父辈死得早的勋贵们,虽然影响力大不如之前了,但是烂船还有三分钉。父辈的遗泽还是有的。将他们抬出来,直接影响的是谁?自然是这些老前辈们。

  这些当年老兄弟之后,照顾自然要照顾的。但是蛋糕就那么大。我这边还有很多人要吃的。而且这些年轻人有时候想要的可不仅仅恢复父辈的荣光。

  两者之间,必然会有矛盾。

  朱元璋瞬息之间,想了很多人。不过,不得不承认。大明开国二代之中,成器的人并不是太多。但还是有的。就是朱元璋想到的江阴侯吴高。

  吴高乃是江阴侯吴良之子,吴良兄弟,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分别受封江阴侯,靖海侯。只是在洪武十二年前后,相继去世了。吴高守孝三年,之后就在各地练兵。

  历史上,他本应该押解木华黎家族部众去云南,但是西南崇山峻岭,让这些降人不适应,最后掀起一场叛乱,虽然最后平定了。但是吴高还是被贬值,后来复起,在建文年间,当然辽东都指使,与朱棣交锋。朱棣是用了反间计,才杀了吴高,夺了辽东兵马。

  当然了,并不是说朱棣不如吴高。而是吴高这个人,有自知之明。他面对朱棣的时候,就是一个缩头乌龟,不管出什么事情,就是不冒险。将防御做得滴水不漏。而朱棣时间有限,这才想到这个办法,让建文帝怀疑吴高。吴高被贬到广西。吴高一走。这边山海关立即不守。

  总的说起来,吴高远远比上他父亲。但是也算是合格的将领。最重要的是,吴高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这就很好。

  很多人并非没有才华,但是坏事就坏在,不知道自己的才华到了什么地步。自己眼中的东西,与别人眼中看出来的是有差距的。一个不好就栽了大跟头。而吴高不一样。

  派别人的人过去,朱元璋还担心,这个人会与何夕争权。但是吴高并不会。这孩子太识时务了。

  太子也立即想起吴高历史最后下场。洪熙年间,皇帝看名录,发现了吴高的名字,下令举家流放海南。却不知道吴高早就已经死了。他在永乐初年,为永乐重用,参与过第一次北伐,立有功勋,但是被人诋毁夺爵归家。最后死了,家人还被牵连。大抵就是因为当年吴高是攻北平城最狠的一位,而当时守北平城的就是洪熙帝。明仁宗。

  太子宽仁,对于吴高这样的下场,还是比较唏嘘的。而且吴高在历史上的作为也表明了。他在朝廷大局不变动的情况下,是绝对会赤心忠于朝廷的。

  太子说道:“父皇英明。”

  朱元璋说道:“你去看看李祺,代朕安抚一下,让嗣位国公,告诉他,老一辈的事情,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一切向前看。他的儿子,是朕的外孙。朕不会亏待的。让他好自为之。好好做大明的国公。并询问,开国之前,千户以上战死将领的遗孤。录一个名录,让朕看看。”

  太子明白,朱元璋这些手段,就是要终结李善长之死的暗流。

  选一批忠心的年轻将领。很有可能是未来朝野出现的青年派勋贵将领找助力。是的,年轻一辈的能力远远比上老一辈,但是这些老臣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批。

  这些勋贵不行。但是这些将领遗孤未必不行了。即便他们不行。这背后不是还有他朱元璋吗?

  而且朱元璋想要的未必是谁赢谁输,而是让他没有工夫想别的事情。

  太子连忙答应下来,

  朱元璋又开始忙别的公务了,北方大旱牵动着他的心。而数千里之外,他的大孙子,也在忙着公务。

  而且是好多天都没有好好睡觉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