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商议对策
一席话说的努尔哈赤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当即就招来子侄们,商议对策。
论理论的东西,努尔哈赤没有哲哲的思维,但是论作战,努尔哈赤自认无人可望其项背。
很快,最新的战略部署下达了整个金军。
大同外留两万人佯攻,其余人全部转向山海关,协同倭军攻城。
自古以来,都不是谁的兵多就能胜利的,项羽尚输给地痞刘邦,何况在这已经出现了热兵器的明代。
所以,真正决定王朝命运和战争胜败的因素是谋略高于战略,战略高于战术,战术高于技巧。
努尔哈赤和小西行长充其量是个战略家,但绝对算不上个谋略家。
但是上天总是喜欢开玩笑,在大明如此岌岌可危的时代,赐给了努尔哈赤一个谋略家。
日金联军在山海关会师后,立即向山海关发起了总攻。
虽然打了很久,但是说起来就非常简单。
戚家军总兵吴惟忠,沿用楚凡的三眼神铳和各种守城战术,最大程度的杀伤了敌军,而此次日金联军的进攻方式和前一段就天差地别了。
前几次次波军攻城都是试探性的,始终以保存实力,减少死伤为原则,但是此次后金部队率先发起猛攻,不计死伤。
次波军看了也深受鼓舞,在另一侧也一样发起了猛攻。
戚家军虽猛,武器虽精良,但是却实在扛不住人多。
直至战斗至最后一人,戚家军也没有丝毫后退,在日金联军付出了近五万死伤的代价下,山海关最终还是被攻陷,吴惟忠战死在城墙上,戚家军悉数战死,无一生还。
山海关城墙上、城墙下、瓮城中、大海边、大海里,到处都是死尸,场面之惨烈,无法用言语描述,不敢说血流成河,也可说是血染大海了。
当朝廷接到战报的时候,可以说大多数人都还是平静的,毕竟两三万人抵挡几十万大军,破城是迟早的事,大家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万历一言不发的坐在龙椅上,下面的朝臣已经不像宁远之战时那样乱成一锅粥了,选择了全体沉默。
没办法,之前从朝鲜战败到辽东失陷,再到后来金日联军进攻宁远、山海关、大同,无论哪个地方失陷,可以说大家至少还无需考虑自身安危,都只是从国仇家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现在,大家需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政治问题和国家领土问题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死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屏障了,已经退无可退。
一脸阴郁的万历,率先打破了沉默:“众爱卿,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苦守祖宗家业,但天不遂人愿,朝廷遭此大劫,此番倭寇和努尔哈赤已经向京城进犯,朕也知现在无兵可用,任你们哪一位也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回天乏术,当此危难之时,朕有如下几点,请诸位斟酌。”
众臣听到此话,知道重磅的要来了,纷纷跪地叩首,洗耳恭听。
万历清了清嗓子,道:“其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亦不是个贪生怕死之徒,进犯之贼,将由朕亲自领军抵挡,生死有命,战死亦不足惜,若是城破,朕亲手斩杀皇族女眷,免受其辱,朕也将自裁向祖宗谢罪。”
此话刚说完,就已经听到了朝堂上有人嚎啕大哭。
这哭,是假哭,江山社稷固然重要,明朝文官固然清高,但若是江山易主,满朝文武也未必就死无葬身之地,毕竟历朝历代的经验告诉这些官员。
即使改朝换代,外族统治,也还是要保留很多前朝官员,用以稳定社会,保障基本运行,只要不拼死对抗,基本还不至于有性命之忧,至于帝王家当然是必死无疑了,所以这声哭,说起来是假哭。
万历没有受到哭声的打扰,继续道:“其二,我大明数百年基业,如今时运不济,天不佑我,遭此劫难,但是我大明正统的威严不能丢,朝廷该有的还要有,值此,六部、两院尚书及御史留任京城,和朕一同抗敌,若是城破,与朕做个伴,一起去给祖宗谢罪,黄泉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这句话说完,整个朝堂上哭声就更大了,这哭声是有真有假,真哭的一定是那些尚书御史等正职领导们,假哭的想必是其他工作人员吧。
万历继续道:“其三,都城失陷,是朕的责任,但是大明江山不能丢,大明百姓不能没有主,值此,即日起,各部侍郎陪同皇长子、三子迁应天府陪都,若京城失守,即刻迁都南京,皇长子即位,以长江天险御敌于一役,务保我江山不灭,待日后有喘息之机,再做打算。”
这一次,全体朝臣都哭出了声,整个朝堂上哭天抹泪的,哀嚎不断,就像是人人都死了亲爹。
但是这一顿哭,可是实打实的哭,有人因要留下陪皇上送死哭的惨烈,有人却是欣慰的哭泣。
毕竟陪太子迁都南京,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等于升官了,因为所有的正职领导都留在京城里送死,
到了南京,自己岂不是自然而然的就要领正职衔,平白无故的又升官了?
这么好的事,那些副职们怎么会不痛哭一场,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呢?
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但该挣扎的还是要挣扎,第一步就是将大同驻守的半个戚家军、藏兵、甘州卫援兵、两广江浙卫京新军、大同府守卫部队全部调回京城驻防,万历也亲自定制了明黄铠甲,准备亲自迎战。
汪正作为一个没怎么打过仗的将领,但是却极有战略天赋和指挥才能,为了防止回援时被努尔哈赤追击,派人用石泥将大同城门封死,留下两千守军,不断在城墙上巡逻,假装部队还在城头驻防,大部队悄悄的撤回了京城,仅4天时间,就将三万多人安全的带回了京城城墙外。
而一直以为楚凡在京城坐镇远程指挥的汪正,直到孤身进了京城才知道楚凡被抓入大牢,犯了谋反大罪。
听到这样的消息,汪正顿时感觉后背一凉,以他的头脑,不难想不出,他是被楚凡从天水卫调来的,楚凡亲自授予大同副总兵衔,楚凡谋反大罪,却没有抓他,任他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人,有时候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还是要有所选择,和聪明的人结交,也许会吃小亏,但是关键的时候是可以保命的,就比如汪正这种朋友。
意识到事态紧张的汪正,回到京城第一件事,就是去兵部向杨镐递交兵符。
这一招,不但救了自己的命,更是为楚凡保命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杨镐手捧兵符,跪拜在万历书房外,等待着召唤。
高淮轻轻推开门,从书房里走出来道:“宣兵部尚书杨镐觐见……
王朝再危急,该有的调门却从不曾低下来,万历依然在守护着自己作为皇帝的尊严,刻意的让杨镐在外面跪了半柱香,才宣他觐见。
“他主动交了?”万历瞥了眼杨镐。
杨镐跪地,双手捧着兵符道:“主动的,而且是将大军留在城外,自己一人找我上交兵符的。”
“行,朕知道了,兵符溶了吧,重新制个兵符,将所有兵力整合为卫京军,由我亲任统帅,你为督军,让大军进城吧,汪正就让他回天水去吧。”
简简单单一句话,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不得不说,万历还是很有才能的。
寒风徐徐,城墙上,穿着明黄色铠甲的万历,腰间挂着一把黄金佩剑,直挺挺的站立在瓮城外墙上,看着城外。
此时已入正月,正是新年的第三天,正月初三。
本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此时,大明的最高统治者,却在这城楼上迎接自己人生中或者说整个大明数百年基业里最艰难的日子。
因为,夕阳映射之下,已经可以看到大地尽头翻起的滚滚尘土,黑压压一片,慢慢向京城靠近。
正是日金联军已经抵达京城外十里,扎营,驻军,只等将令了。
努尔哈赤坐在大帐中,哈哈大笑:“若不是哲哲福晋,我们此刻还在塞外啃冰吃土呢吧?”
哲哲福晋从谋略的高度为努尔哈赤打开了新的世界,为他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让他从更高的高度看待整个战争的问题,可以说给了他最大的帮助,今日京城就在自己眼前,不由的欣喜异常,特意将哲哲请到大帐里,赐座在自己身旁,和自己平起平坐。
这在女真部落中,实属超规格待遇了。
女真是游牧民族,也是战斗民族,自古就依靠男性征战抢夺地盘,抢夺食物,再依靠男性放牧宰杀,养活人口,而女人,除了伺候男人,最大的功用就是生孩子了。
所以在女真部落,从来没有女人可以和丈夫平起平坐的道理,更何况是统一了女真部落,自封大汗的努尔哈赤?
哲哲扭捏的不敢坐定,又不敢违抗努尔哈赤的命令,半个屁股倚坐在椅子上,谦逊而又乖巧。
这种立大功却不自持的态度,更是让努尔哈赤高兴不已,轻轻抚摸着哲哲的肚子道:“快给我生个阿哥,我教他骑马打仗,哈哈哈。”
女真人,不像汉族那么娇柔做作,即使在众人面前,努尔哈赤也毫不掩饰,该秀恩爱就秀恩爱,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众子侄和将领站在大帐中,虽然见怪不怪了,但也有些不太自在,毕竟人家两口子当秀恩爱,也没办法评价,也不好拍马屁,只能是不停尬笑。
努尔哈赤看出气氛不妥,端起一碗酒,举过头顶,大喊道:“今日我辈承祖宗之德,兵临明军城下,明朝皇都唾手可得,明日清早,在大帐前杀牛祭旗,谢天地佑护,全力杀敌,势必夺得皇城。”
“啪”将酒碗摔了个稀巴烂。
紧接着众将也将酒碗摔在地上,大喝:“杀、杀、杀、杀、杀”不绝于耳。
正月初四。
太阳在紫禁城东墙上慢慢的泛出一丝红光,偌大的朝堂外,跪满了文武官员。
高台上,万历手握黄金宝剑,高举过头顶,剑身闪烁,映着第一缕阳光,闪烁耀眼。
“众将士,今日朕在北城与诸位共生死,同患难,为江山、为社稷、为祖宗家业、为黎民百姓,人在城在,人亡城亡,誓死不退,誓死不退。”
众将士集体叩拜,齐声喊道:“誓死不退、誓死不退、誓死不退、誓死不退!”山呼海啸,震的京城嗡嗡作响。
次波军在京城东北角向前推进,后金军在西北角,向前推进,万历在北门正中,肃穆远望,咬着牙,眼神中坚定有神。
最初楚凡放弃辽阳沈阳的时候,次波军和金军结盟联军,当时的次波军四十万大军,后金三十万大军,经过了宁远战役和山海关决战后,此时后金仅剩二十万人,次波军更惨,经过两次战役,战损了十五万人,此时也只有二十五万人。
但即便如此,此时汇聚在京城之外的已有四十五万大军。
而明军,经过山海关战役后,战亡近三万人,剩余的戚家军一万五千人,臧军一万人,甘州卫天水卫六千人,大同总兵府五千人,两广江浙援军两万人,加到一起拢共不到六万人。
明军人数也就相当于敌军的一个零头,这仗该怎么打,其实谁心里都没数。
万历站在城楼上,并没有什么章法,除了激励将士,其实一点作用也没有,毕竟他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天要亡一个朝代,总有那么些征兆,例如无将可用,例如名将被害。
站在城楼上的万历,此时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没有战胜敌人的法宝,只有必死的决心,一会心中充满众志,一会又想到了宋徽宗爷俩。
想想那爷俩被金人俘虏到东北所受的折辱,想想后宫女眷在金人手中被蹂躏的惨剧,不禁后背已经湿了。
眼前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俘虏了宋徽宗的金人后代,号称后金。
是的,时隔几百年,他们又来了。
不得不说的是,万历先生还是很有作战天赋的,在战斗之前,就已经下达了命令,用砖墙封闭南门、东门、西门,只留北门,和敌人决战。
他想的很清楚,反正我就守着这北京城,我也不出去,你要有本事你就打进来,我死也要死在城里。
城墙上堆满了各种阻挡敌军的石块、热油,就等着日金联军进攻了。
正月的北京是非常寒冷的,西北风刮的城外砂石乱飞,次波军和金军顶着漫天的飞沙,眯着眼不紧不慢的往前走。
只见黑压压的人阵排列整齐,向城墙推进。
“轰隆隆”随着一声声炮响,京城仅剩的六门佛朗机大炮齐声轰鸣。
正在西厂大牢里喝茶的楚凡听到了隆隆炮声,立即站起来,扒着窗户向外看。
但是却看了个寂寞,毕竟这大牢里的窗户不会给你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身在大牢里,但是外面的消息并不闭塞,秦红每日来都会将外面的情况告诉楚凡。
此时听到隆隆炮声,楚凡心说:“该来的还是来了。”
“红儿,是你吗?”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楚凡寻声问去。
“楚大人,是高淮啊。”
楚凡一惊,这时候高淮来干什么?
但是听高淮叫自己楚大人,应该没什么坏消息,问到:“是高公公,怎么突然来这里了?”
高淮来肯定不是自己来随便转转,毕竟是皇上的贴身太监,现身肯定是代表着皇帝。
“大人,是皇上让我来看看您。”
“看我?我这罪名还没有洗清,皇上怎么就……
“其实皇上也不信你是那种人,只是告状的人证据确凿,各种怀疑也刚好巧了,都让您撞上了,皇上也是不得不信啊。”
听高淮这么一说,楚凡心里就大概清楚情况了,这是皇帝老儿胆怯了。
毕竟敌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眼看就要把京城拿下,御驾亲战只是种对全体下级的安慰,能不能守得住。
皇上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不,让高淮来打个预防针,万一实在顶不住,还要靠这位大牢里的神将出马。
“高公公,不必客气,在下当然不是那种知恩不报的人,更不是狼子野心的叛徒,皇上如何待我,我永记于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道理在下都懂的,我怎么会记恨皇上。”
“那就好,皇上也是怕你受罪,特意安排你到西厂,就是怕有人故意害您,您且好好休养着,待查清楚了,高淮再来大牢接您面圣。”
再清楚不过了,守住了,就继续查你楚凡的问题,守不住了,就算查清了,你该出马出马,该坐牢坐牢,两不耽误,万历这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
“高公公,您且替我向皇上禀报,楚某心无挂碍,一心为皇上效力。”
既然皇上抛来了橄榄枝,咱就顺着人家说呗,不过也不能太过于主动的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