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广告小说 军史 买活

839 南官的崩溃

买活 御井烹香 5741 2024-05-24 23:56

  买活军已经出兵之江道了?!

  纸包不住火,这一夜,京城中不知多少人家彻夜难眠,打着灯笼传信的仆人,在胡同里络绎不绝地穿行着,几乎公然地无视了京城的宵禁令,甚至还有人公然地翻越了坊墙和栅栏,跑到另一个坊去传信——当然了,这是手段比较蛮横简单的人家了,其余人家的手腕要更变通得多,这一夜,很多人家里突然多了个虚拟的三爷、四爷、九姑娘、受宠的姨太太,又突然间发作了疾病,‘必要隔壁坊的张大夫来看诊才好’!

  本来,突发疾病就是开坊门的理由之一,更何况是本就有体面的权贵人家呢?坊头就算一开始不知底里,很快也收到了风声,怎可能从中作梗。于是这一夜之间,坊门开开合合,几乎就没有关过,火光在街上穿梭的频繁程度,甚至引起了普通百姓们的紧张。于是,不知怎么之间,百姓间也流传开来了——买活军已经把之江道打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发兵江南,直取金陵,掘了敏朝的龙脉,甚至还要取走中都,谢六姐在抽取了藩王龙脉之后,现在更进一步,要断绝敏朝最终的龙脉气数了!

  “买活军要打到京城来了!”

  谣言便是这般,传着传着,本能地便往更夸张,更危言耸听的方向去了,到了下午,买活军何止是要打到京城来了,还有人说谢六姐已经暗中进京,潜伏在皇帝身边,化身妖妃,觑空就要吃了皇帝的脑仁的,若不是皇后严防死守,好几次就要给他得逞了,而这回是妖妃给皇后吃了公鸡蛋和无根水熬成的蛋羹,皇后吃了以后,昏睡过去,便被妖妃给得了手,现在皇帝,别看还是那张面孔,实际上已经是谢六姐的芯子了,就等着买地大军一到,上演禅让好戏,把敏朝的江山完全断送掉呢!

  这些传言,真真假假,有些似乎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有些在民间传说那常见的荒谬夸张之外,仔细想想,却似乎还别有一些险恶的暗示,叫人禁不住提起政治上的敏感来,猜疑这些传言背后是否有人在做推手——现在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买活军打到哪里了,而在于这个谣言寓意何在,怎么,是在讽刺皇帝这些年来的特科路线吗?把皇帝说成是被谢六姐夺舍的傀儡,这故事就完了吗?所有的民间传说都有一个转折,一个天命之子应劫而生,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听这意思,这个天命之子的角色,要着落在好人张皇后所生的太子身上吗?

  有些时候,有些事真经不起细想,这个故事看似是为太子在造势,可又焉知不是有人在阴谋离间父子关系?背后的主使者究竟是谁?存了什么居心?又是谁最开始宣扬买活军入寇之江之事,还说这是宫里的消息?你看我宫里承认这事儿吗?

  这些年来,京城这样的怪事不少,没影子的谣言闹得沸沸扬扬的,百姓们也跟着瞎骚动,每一回那动静都大得仿佛要怎么样了,但最后却仿佛又没怎么样,就说福建道、广府道罢,那是真丢了,可最后如何呢?不也没有如何吗!日子还不是一样的过?

  还有京畿一带,前几年几乎每个月都传来有人自立为王的消息,说得真真儿的,什么一呼百应,好像变生肘腋,一下就打进紫禁城了似的,可没过多久也就偃旗息鼓了,仔细追究来由,多半都是特科官员引发的冲突,当地有人家撞窗口上,倒了霉了,心怀不忿,散布谣言,被锦衣卫查实之后,当即斩首吵架,此怪也就逐渐断绝了。

  造反、起兵这种事情,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尤其这件事发生在江南方向,真要有这事儿,不出半个月,各方面传来的消息那就满天飞了,互相印证压根无法抵赖,要是假的那也一样,等个十天半个月,谣言也就自然消散了——这还是没有向买活军使团求助的前提下,倘若请使团去和买地求证,那就是几个时辰的功夫。不过,向他们求助别的事情,倒也算了,求问此事那毕竟还是有几分尴尬的:哪有人去问敌人,‘你是不是真要打我’的,宁可等半个月,这么问的话,岂不是颜面尽失,在买活军面前,再也无法抬起头来了吗?

  当然了,识趣一些的话,使团也不会等到敏朝衙门主动开口的,这时候保持沉默其实就等于证实谣言,要是第三天还没有出面澄清的话,那就等于是承认了买地对之江道的确不怀好心!第二天下午,在谣言完全发酵起来之前,买活军使团团长谢向上便紧急入行宫觐见皇帝,随后皇帝召见内阁,当众澄清谣言:买活军的军队现在都还严守界线之内,没有丝毫调动的迹象,这谣言极为可恨,明显是一场针对买、敏关系的阴谋,而且有计划地要煽动京城百姓,制造混乱,皇帝当众表示,他要追查到底,绝不会善罢甘休!

  就这样,一场莫名其妙而起的风波,便又莫名其妙地消弭于无形了,对京城百姓来说,不过是给他们茶余饭后增添了话柄谈资,大家或是忧心忡忡,或是报以一笑,谁也不会当真往心里去,之江道的死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而对于之江道的官员们来说,他们的情绪便没有那么容易被安抚下来了——这样的人,在京城为数是不少的,主要是来自于之江道在科举上的强势,不管再怎么分南北榜,时至今日,敏朝官场依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历数百年来的内阁首辅,江南人已经不是十之五六了,已然达到了十之八九的程度,之江道、江左道、福建道,这些省道的官员,轮流把持朝廷大权,这必定不是皇帝有意扶持的结果,而是因为南人的基数更大,缩减了皇帝的选择余地!

  一个首辅,只是表象而已,实则反映的是京官中大量的南人进士,他们虽然北上做官,但就这点俸禄,如何谈得上养家糊口?还必须要指望家乡宗族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这是最直接的利益联系,至于说更深层的故乡情怀,那都不消说了!谁会喜欢出门在外的时候,听到家乡的坏消息?

  若是水旱灾害,那还罢了,最多是写几首诗,几封家信,感怀家乡的百姓,怜我故土,多灾多难,再劝慰一下家人,让他们注意赈灾,厚道行事,保全自身即可。至于说家里人是否听命,那就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反正送到手的钱不少,够他们花销即可,没钱了写信去要,家里人自然会设法满足,而且这些进士也有把握,自己家里的人不可能受到这些天灾影响太大,就算从前可能,在他们考中进士,改换了门楣之后,抗风险能力毫无疑问也要比一般人家强得多了。

  若是家乡疫病,这样的消息便会让这些南官真正牵肠挂肚,大感恐慌了,因为疫病是最无情的,而家乡的医疗条件也有限,便是没有流行病,疾病而亡也是家人常见的死因,孩子养不住的也是比比皆是,这是他们不愿听到的消息——但,这依然是一时性的,大部分疫病不可能一次带走太多家人,大多数人总会幸存下来,就是北方的鼠疫,也还没到十室九空,一家死一两个人,这么说固然有些残忍——但一家死一两个人,对亲人来说固然是非常重大的打击,可在家族的角度来说,这损失并不算太大,总是能度过去的。

  他们最不喜欢听到的坏消息是什么?那就是家乡被买活军觊觎并吞并的消息了——这个消息,才意味着情感和利益上的双重巨大损失。尤其是那些不上不下的官员——上,要上到致仕首辅叶大人那等级,才算是上了,买活军吞并福建道后,首府榕城的架势人家里,就只有叶家的族人最被宽待,想走的都被接走了,除了一些实在过分的首恶之外,余人不可讳言,有些是被蒙混过去了,按买活军规矩,该去挖煤的人,并没有去挖煤,而是逃出买地,来依附叶大人了。

  做不到首辅,再不济也要做到六部高官,三品以上的大员,还能指望被宽宥一二,要么就是下到七品芝麻官——还要是京官,因为地方上七品官也够威风的了,至少够得上让家人借势鱼肉乡里,发几笔财了。若是京里的闲职小官,那家人也没法仗着发财,不过是不受辱罢了,有个几十亩地,够个温饱,便如同吴江叶家,在投买之前一样,进士,做过小官,正常的小地主,并无突出劣迹,那便是被买地吞并了,家族最大的损失也就是被迫分家,除此之外不太会有什么人员的折损,至少也没有入狱的忧愁。

  上头的人,总有办法,下头的人,目标太小,那些不上不下,对于自己家人在故乡的做派多少心里有数的官员,对于这个传闻的反应肯定是最大的,这个传闻,点燃了他们心底最大的焦虑——买活军总有一天是要取走之江道的,江左道、江南道这两江,也迟早被鲸吞蚕食,只是……人多有惰性啊……

  当然,对于这些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家大业大,和京城有紧密联系的家族来说,离乡远迁的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至少意味着家世的极大衰弱,几乎是一离开老家,就完全无法获得从前的优势地位了,而且,这么做又有什么用呢?和京城进士儿郎的联系是无法中断的!

  生意停了之后,在新迁去的地方怎么新开?他们自己就曾经是地头蛇老商户,又是如何应付那些想在自己地盘上立足的新铺子的?做不了生意,光是种田,而且还是必然分家各自迁徙的种田,那就意味着阶层的急剧跌落,这样的对策只可能会出现在方密之那样的家族中:他们家族的高官已经落水失踪了,几乎相当于是死了,而且是在贬官归来的途中去世的,这个案子到现在也没有翻过来,阉党甚至还越来越得势,那么他们不拆分避祸,还在等什么呢?

  对于现有这些京官的家族来说,在老家一日,就有一日的好处,也不能说他们鼠目寸光,利令智昏,只能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离乡自有不离乡的理由。但他们难道就不知道留下来的危险吗?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种难以摆脱的焦虑,如今被这个传闻一点燃,又哪里是能轻易熄灭的?对于皇帝和使团的辟谣,他们压根就没有信实,反而更宁愿相信自己的信源:宫中直接漏出的消息,哪里有假的?‘我的消息,可是温相家二老爷门上熟客张兄亲口说的’!张兄和他是肝胆相照的至交,他的话哪里会有假!

  这下子,京城的局势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面是力证消息不实的最高层,皇帝一方面下令让锦衣卫严查谣言渊薮,一方面极力表现自己和买活军的关系依旧和平密切,甚至还去买活军使馆游览了几次——这倒也不出奇,他平时也时不常去玩玩的,主要从行宫出门很方便,臣子们也管不住,再一个……买活军使团搞的那个超市也的确是好玩,包场没停过,出入的都是达官贵人,别个也不好意思当真数落皇帝,叫他不去,没这个脸皮。皇帝也的确就是单纯去玩的,就像是其余贵人一般,当真大多时候就是去散心娱乐,想要和买活军搭关系,这些人公事公办得厉害,都未必理你呢!

  可另一方面呢,京城中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臣党的中坚份子,却是各有各的不安,朝廷公事都因此显得周转缓慢,因为官吏不能安于其位,各自担忧家乡实情,引颈翘首,期待着自己遣回家的心腹早日返回,给个准话:若是真有异动,那赶紧处置财产,逃来北面,或者是去川蜀沿江安身,若是风平浪静,那也要再三打探,若是确认买活军没有异动,没有阴谋,那……那要不要分家迁徙,还得再考虑考虑——胆子又小,又贪恋家乡财势,以至于言行举止往往自行矛盾、莫衷一是者,在这帮人中可为数不少呢!

  “二公子处可还有新消息传来?”

  “没有,你那边呢,躬耕兄怎么说?”

  这些日子以来,这些南人进士一见面,几乎就都要谈起这个话题,这和北人进士前阵子一见面必然说特科是一个道理,那股子发自内心的惶急忧愤,就别提了,交流间也是神神秘秘,多不肯直呼消息源的姓名,以别号、籍贯称呼,掩人耳目,这也是因为他们这阵子被锦衣卫盯上了,必须低调的关系。

  按照道理,再过上一两个月,等到南边的消息传来,确认无事之后,这股子恐慌的情绪也就会逐渐消散了,可这一回,还没等心腹家人从老家返回,京城这里,不知从何人口中,又爆出了一个大消息,把众人给炸得人仰马翻了!

  说——买活军并不是无意图谋江南,这件事不是无中生有,的确有根源在的——说,谢六姐逐渐对‘半壁江山全数代管’说发生了兴趣,有意图谋江南,而皇帝这几次去使馆,并不是去游乐的,而是去和买地商谈代管费的,皇帝这是要抢在江南士绅面前,把江南各地,卖出个好价钱!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他打算把江南士绅多年来勤恳累积的财富,全都在法理上大笔一挥,送给谢六姐,以此来提高买活军直输内库的代管费数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