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在父亲宋璟的帮助下,将李宸手中的灵隐寺以及暗卫的势力接管,并在内部进行大改,形成一个以四大令牌持有者相互牵制、各司其职的民间力量。
“虽然不能说日后如何,但只要孩儿在一天,就绝对出不了幺蛾子。若是孩子不在,各方相互牵制,大抵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岔子。”
宋煜跟母亲在灵隐寺的后山中漫步而行,跟母亲说这三两年来他所做的事情。
李宸大概是父亲和母亲在世的时候操心的事情太多,如今儿子长大成人,驸马从相位上退下来之后,她便越发地懒。她对宋煜有信心,因此也并不过问这些事情。
“既然将这些事情交给了你,母亲便没什么不好放心的。”
宋煜闻言,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没有说话。
李宸看着远处的山色,又看了看站在她身侧的青年,笑叹着说道:“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宋煜的嘴像是抹了蜜一般:“阿娘永远都那么年轻漂亮。”
李宸笑瞥了他一眼,说道:“三郎找你好几回了,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宋煜微微一怔。
李宸所说的三郎,就是当今帝王李隆基。李隆基登基之后不久,宋璟就从中书令和军机处退了下来,如今宋璟专心致志陪着公主对弈弹琴,游山玩水,十分逍遥。而宋煜则是没那么好的命,宋璟刚退下来的两年,大概是在某次李隆基找永昌公主聊天的时候,公主说了什么,总之宋煜是逍遥了两三年,在舒晔等暗卫的护送下,跟着悟云大师四方游历。可最近两年,他就没有那样的好运了,因为李隆基开始逮着他讨论政事。
宋煜也并不是志在江湖,他从小就是天之骄子,又被不拘一格的永昌公主那般教导,跟父亲的行事作风总是截然不同。他走遍四方,自然知道民生多艰,心中也有许多想法,但是总觉得时期不成熟,因此都在推辞。更何况,如今难得父亲和母亲如今都在长安里待着,宋煜还想多些时间与父母相处,一旦入朝,按照李隆基如今磨拳霍霍的那个劲头儿,估计他得三天两头都在宫里待着忙活。
李宸:“你以前总说时机尚未成熟,如今呢?”
自从李贤从则天皇帝那里接过帝位,宋璟又推行了新政之后,朝堂的风气是比从前好了许多,而各种惠民政策得以实施,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也开始充盈。可大概是上天看大唐这些年有些过于顺利了,因此又开始来了天灾,先是洪涝、再是干旱,去年又在闹蝗灾,关中饥荒,有人吃人出现。
“如今差不多了,不过我想先在刑部或者是大理寺跟着办办案件,平日上朝听听政就得了。”
李宸侧头,望向他。
宋煜笑着说道:“去年中书令姚相在主持大唐各州扑杀蝗虫的举动,阿娘以为如何?”
“你说姚崇么?你父亲对他都是赞不绝口的,从前你父亲还没退下来的时候,许多事情也是与他商量。这些事情,你心中早有判断,又何必问我?”
姚崇这个人李宸当然知道,当年张柬之等人主持政变,要逼她的母亲武则天将帝位传给二兄李贤的时候,李贤登基,将武则天迁往上阳宫,送别武则天的诸位大臣里,只有姚崇当场洒泪,辞别旧主。当时还有大臣指责他既然参与了政变,如今新皇登基,则天太后迁往上阳宫,他便不该这般痛哭的模样。姚崇却一边哭一遍振振有词,参与政变是为了江山社稷,如今辞别旧主,是他想到这些年来则天皇帝对他的恩德,又有何不该?
政变的时候,李宸并不在场,听过政变之时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事情听过就忘了,唯独这件事情一直都记得。
去年大唐境内蝗灾,姚崇主张扑杀。可许多大臣认为蝗灾是上天降灾,这是天子令上天不满才会导致百姓遭殃,只要天子勤修德行,让上天满意了,自然也就没有了蝗灾。再说了,人为地扑杀了蝗灾,触怒了上天,到时候又降下更大的天灾又该如何是好?
古人迷信不是一天两天,李宸对这种言论也无言以对。但姚崇却是一直力排众议,要出动人力去扑杀蝗虫的。
李宸对这个中书令的做法表示很欣赏,至于他在个人私德上以及跟他几个不成器的儿子的那些破事,所谓公私分明,李宸并不关注。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宋璟那样高风亮节,并且言行一致。
想到自己的驸马,李宸脸上的神情不由得柔和了几分。
这时,舒芷前来跟李宸说道:“公主,驸马上完香,正在前山等着您和小郡王呢。”
李宸应了一声,也不想多跟宋煜再谈这些事情,于是简明扼要地跟他说道:“若是三郎是想让你跟着姚崇后面学习,这个是可以的,不过我想三郎大概不是这样的念头。你如今也不是没有经过事,反正自己把握。”
如今蝗灾已经接近了尾声,姚崇要求各地官员扑杀蝗虫成效显著,是大功臣。在最近一年多来,李隆基和姚崇这个宰相君臣也确实经历了一段蜜月期,可姚崇的私德一直都被人诟病。大概李隆基也发现了,而且国家危难之时,用人是要不拘一格。可若是局势稳定,便得需要能以身作则的君子在朝中起表率作用。
姚崇是个救时之相,危急之时需要这样善于变通的人挺身而出,可一旦危机过去,他的私德就会是个大问题。姚崇结党营私,放任身边的人受贿,这个事情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先前没有惊动皇帝,而日前听说姚崇一个心腹小吏被弹劾,姚崇如果明哲保身保持沉默或许还会有回旋的余地,可姚崇选择了营救那名小吏。
这么一来,李隆基大概就真的会罢相,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
宋煜苦笑,“圣人希望我能进中书省。”
李宸对宋煜的回答并不意外,扬了扬眉,说道:“唔,若是你当真打算入朝,还是按照你自己想的来。三郎那里,你可能自己说服他?”
宋煜点头,“阿娘不必担心。”
李宸自认对宋煜还是十分了解,他向来做事情都极有分寸,既然说了能应付,那就不需要她和宋璟操心。
李宸:“既然是这般,我们便到前山去吧。你父亲在等着呢。”
宋煜:“阿娘和父亲先回府,孩儿还有些事情想去找悟云大师商量。”
李宸也随他去,走到前山,宋璟正双手背负在后,看着山下的景色。他如今已经双鬓斑白,仅仅从面相上就轻易让人判断他和宋煜的血缘关系。一身常服,人到中年,可站姿如松,显得他身材十分挺拔。
宋璟看到了李宸,剑眉微扬了下,“怎么只有你一人?”
李宸走至他身旁,微笑着说道:“煜儿去找悟云大师了,唔,我们是要走着下山还是如何?”
“许久不曾和你来这里,今日难得来了一趟,便走走吧。”平日在权贵跟前不苟言笑的驸马在公主面前,总是不自觉地带上笑意。
李宸听宋璟这么说,也就跟他一起走下山。
“舒芷适才跟我说,公主府这几日有客人?”宋璟伸手,将李宸的手牵住,然后两人交缠的手隐没在他的宽袖里。
李宸对宋璟这样的举动早就习以为常,只要没有外人在,宋璟从来都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李宸被牵住的手反握了一下宋璟的手,然后纠正他的话,“不是客人,是武家的小姑娘,父母死得早,无依无靠,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将她接近宫里了。”
“武家的人?我以为你一直的很讨厌武家的人,并不想跟他们有任何关心。”宋璟有些诧异。
自从李贤登基之后,武三思武承嗣这些人一个都没能有好果子吃,早些年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武家人嚣张跋扈,武则天一旦退下去,武承嗣和武三思就毫无用武之地。而在武则天病逝半年后,李贤就搜罗了一堆武承嗣和武三思的罪证,将那两个人连带着整个武家都给办了。而当年武则天接进宫里的武家小姑娘,是武攸止的女儿,名字武灵儿,被众人遗忘。前不久李宸和宋璟从江南道游玩回来,刚好李隆基在大明宫举行家宴,李宸就进宫了一趟,无意中跟武灵儿打了个照面。
武灵儿如今是个长得花容月貌的少女了,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李宸见到了武灵儿,没说什么,回头就跟李隆基说武灵儿也曾经是则天太后十分疼爱的,如今则天太后已经去世,武灵儿在宫中也没个人管,她打算将武灵儿接到公主府。
李隆基多少年没有听永昌姑姑提什么要求,如今一听永昌姑姑有这么个打算,二话没说,答应了。李宸前脚出宫,李隆基后脚就下了诏令,让武灵儿收拾包袱赶紧到永昌公主府去。
李宸听到宋璟的话,笑着说道:“我从前是讨厌武家人不假,时至今日,我想起武三思那些人,依旧觉得十分讨厌。可这个武灵儿自幼便被我母亲接近宫里,自然与别人不同。母亲去世后,她在后宫个无所倚仗,不如让她出宫。”
说着,她侧头看向身旁的宋璟,脸上带着清浅的笑容,“广平,这大概是我管的最后一桩闲事了。”
宋璟看向她,如今两人都已双鬓生华发,可他总觉得他的公主是十年如一日。
“煜儿呢?你日后也不管他?”
“他的事情怎能算是闲事?再说,他的父亲这般能干,他若是有什么事情实在过不去,找父亲可比找母亲管用多了。”
宋璟牵着公主的手,两人慢悠悠地在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中走着,风吹过,带起两人的衣带,那些衣带时而分开,时而又缠在一起。
宋璟的声音从风中传来,“唔,他的事情该管的早就管过了,日后如何我可不想管。”
公主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不管他的事情,要做什么?”
“怎会闷得慌?永昌,你可还记得当年你大病一场,病愈之时与我说了什么?”
李宸一怔,想起了当时宋璟跟她讨了一个承诺。
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宋璟转头,望向李宸,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看来你并没有忘记。”
李宸含笑的眼睛迎上他的视线,“那样的事情,我又怎会忘记?”
宋璟微微颔首,“不会忘记便好,你我相约白首,大唐之内,我与你尚未走完五湖四海,访遍名山大川,我要陪你做的事情不多,可足够我们走完这辈子。”
开元四年,永昌公主与驸马宋璟离开长安。与此同时,永昌公主之子宋煜正式入朝为官。
老一辈人的离开,意味着属于年轻一辈的时代已经开始。
[君子堂手机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