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沾听马铖这么说也十分犹豫,徐沾自视甚高,向来对马铖这种阉党出身的家伙不假辞色,可是马铖说的也很有道理,自己作为地方官真应该站出来负责这件事。
马铖看到这个臭老九犹豫,知道这个老家伙还在想一些东林党阉党之间的破事,马铖接着劝说道:“这位大人,现在国家危难之时,大人难道还放不下党派之争?难道非要看着皇帝、黎民百姓受苦受难吗?”
马铖已经上升到国家高度,徐沾也无法不表态了,徐沾躬身说道:“既然马军门这么说那徐沾就却之不恭了,请马军门放心,徐沾一定在规定时间将溧水县全城百姓平安迁到南都城里!”
马铖就知道这帮臭老九吃软不吃硬,看看一讲大道理马上就受不了了。
“那好,还有城外二十多万流民也拜托徐大人了!对了一定要将溧水县中的官仓也搬迁到南都,守城粮食可是很重要的!”马铖到不关心百姓的死活,主要是看中溧水县城外的铁厂和官仓中上百万石的粮食,这才是重中之重。
徐沾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请问马军门,这么重要的事情可有皇帝陛下的圣旨,或者内阁的行文吗?”
徐沾说的也对,这次要迁移溧水城中四万多人,还有南京城外二十多万流民进城,没有皇帝的圣旨那成。
马铖那里敢说这都是他自己的决定,马铖这也是没办法,依着明代的官僚体系的拖拉,马铖今天提出申请最快也要五日后内阁的行文才能下来,更不要说去找皇帝要圣旨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马铖想的是自己先干着,等今天晚上回家再找老子马士英要行文,所以马铖忽悠徐沾说道:“这个放心,内阁的行文就在本督的衙门,本督这就派人取来送到溧水县,请徐大人先回去组织搬迁!”
徐沾根本没想到从一品的提督也会说谎,点点头抱拳告辞,回到溧水组织县中衙役、巡检司开始协助搬迁。
马铖在正阳门这里还在打着死守的算盘,可是远在宫城中的皇帝却已经准备迁都了。
四月二十五日深夜,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的消息传到南京,弘光帝朱由崧可是真的被吓破胆了。他才当了一年的皇帝,可不想像他的表弟崇祯那样上吊了事。
在第二天也就是二十六日的早上,朱由崧就很罕见的上了一次早朝,议事的问题也很简单,下一步该怎么办!
诸位大臣昨晚也都接到了消息,谁也没想到扬州周围数十万士兵竟然都投了满清,难道他们一点儿爱国情怀都没有吗?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那些丘八?大家都在想着自己的前途命运,所以这个朝会一反常态没有以前的吵闹,大殿中数十个文武大臣站在那里如同木鸡瓦狗一样。
看到大臣都不说话,朱由崧真的有些生气了,好啊!你们这些大臣以前一个个为了官位怎么吵得那么厉害?现在到你们说话的时候了怎么一个个都不知声了?
情况紧急朱由崧实在等不了,挺着大肚子站起来问道:“诸位,现在北虏大军就在江北,下一步到底怎么办大家倒是说话啊!”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南京城里原本还有十多万军队,但是在四月份的时候马士英为了抵御上游的左良玉,已经将南京城里的精壮军队抽调一空,现在南京城里除了马铖的两万五千人,其他老弱还有不到六万人,这点实力不要说对上虎狼之师满洲八旗,就是维持南京城中的治安都有些不够。
朱由崧等了一刻钟,朝中文武大臣还是没人说话,气的朱由崧骂道:“当年是你们这帮家伙非让朕当这个皇帝,现在国家成了这个样子你们怎么不说话了?倒是说话啊!马士英,你说该怎么办?”
朱由崧说的也在理,当年正是马士英等人拥立他上位,这帮家伙也跟着鸡犬升天,现在国家不行了你们一个个都不说话,那有这好事!
马士英听朱由崧问自己没办法只好站出来说道:“陛下,现在当务之急要防备城中有人借机作乱,臣建议将城外马铖所部调入城中驻防各处,也好防备宵小!”马士英不亏是老狐狸,皇帝让说话我就说,但是就不说人话,反而提出让自己儿子进城。
马士英这么说其他大臣也有了主意,纷纷站出来进言献策,什么调江西浙江的卫所军进京勤王,什么派出使臣与北虏和谈许与江北之地等等,这些大臣说的来劲,但是一个让朱由崧满意的都没有。
朱由崧不管朝政怎么样,也不管扬州城死多少人,他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小命,现在满清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最应该的就是逃命,那里还管什么勤王和谈?
朱由崧虽然这么想,但是这帮大臣一个个都是人精,那个也不想背上奸臣的名声。当年土木堡之变时徐有贞只是说了句南迁,就被于谦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一顿臭骂。还有崇祯朝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是按照崇祯的指使与满清和谈,那知道事情败露后陈新甲被当成替罪羊砍了头。
有了这些传统朝中大臣那个还敢说逃跑,所以这些大臣都知道朱由崧想要的是什么,但就是没人说出来。
(到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官场运作潜规则,本人虽然算不得什么领导,但也是体制内的人,对官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大家可能觉着中国古代皇帝是一言堂,想干啥不是一句话的事吗?为啥自己不定非要手下提出来后才通过呢?这就是官场上的运行规则,一个好的政治环境是有弹性的,也就是能左能右成曲线前进,碰壁了就弹回来,这样可以确保不犯大错误。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皇帝说什么也没人发对,那政治环境就失去了这种弹性,这样一项政策很容易不管对错的走下去。历史上犯这种错误的人太多了,汉武帝、隋炀帝、王安石、宋徽宗等等,他们都犯了这种错误。当年崇祯也正是犯了这种毛病,政治上失去弹性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国家是你的,大臣提意见不合你意思就杀,那我们还管什么?就这样在后期在没有人为崇祯分担责任,所以明朝也就亡了!书友们如果明白这点也就明白了何为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在集中,这才是官场大智慧!)
很可惜朱由崧并不是他的表弟崇祯,崇祯皇帝朱由检能称为政客,而朱由崧只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货。既然你们大臣爱惜羽毛不肯说话,那朕就自己来!
“朕听外面有人说迁都?大家看怎么样?”
朝中大臣一看皇帝已经开始不要脸了,作为一国元首怎能自己提出来跑路?
东阁大学士王铎是书呆子,他看到皇帝如此无耻再也忍耐不住,站出来问道:“陛下,这话是听谁说的?这人该杀!”
朱由崧那敢说是自己所想,伸手随便一指身边的小宦官说道:“就是听他说的!”那个小宦官听皇帝将屎盆子扣他脑袋上,吓的赶紧跪地磕头叫道:“奴才,奴才没说过啊!”
到现在为止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这位皇帝是准备跑路了,朱由崧也被闹的满脸通红,不过这时他也不管不顾了,接着问道:“你们说迁都怎么样?去那里可好?”
朱由崧满以为自己已经当了出头鸟,这帮大臣应该能说话了吧!那知道朱由崧说完满朝的大臣还是一句话没有。
这可气坏了朱由崧,这个大胖子站起来指着朝中大臣就一顿臭骂,但是骂了能怎么办?人家就是不说话你还能自己迁都吗?骂了半天朱由崧也累了,没办法只好挥了挥手散朝。
等回到乾清宫,朱由崧将周围的宫女太监都打发出去,只留下心腹太监尤二,然后拉着尤二的手哭道:“尤二,这帮大臣真是气死朕了,你说朕该怎么办?”
尤二是为数不多跟着朱由崧从潜邸跑出来的太监之一,也是这些家伙混的最好的人,现在看到皇帝痛哭流涕也陪着哭道:“主子,奴才和他们不一样,奴才愿为主子而死!”
尤二这么说并不是说瞎话,当年崇祯上吊后最后留在崇祯身边的就是大太监王承恩,当年在宫城里抵抗到最后的也是这帮死太监。
朱由崧看尤二真情流露也哭道:“好,尤二,朕交给你一件事,你去准备一下。朕决定过几日就独自离开南都,至于这个皇帝爱谁干谁干!”
尤二听朱由崧准备撂挑子不干了,赶紧问道:“主子,那咱们去哪?”
朱由崧想了想说道:“咱们去太平府,去找黄得功!”
尤二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后宫的诸位娘娘怎么办?”
朱由崧这半年多也没闲着,在民间广选秀女,后宫中有品级的妃嫔就有十多个。
朱由崧咬了咬牙骂道:“都这个时候谁管谁?你记住,带上太后邹氏,还有几个心腹太监,其他一概不要通知,知道吗?”
尤二看朱由崧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在说什么,拜别朱由崧后开始准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