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铖说完后马上站起来吩咐手下打开囚车,将宋应星全家放了出来。
宋应星的家眷很少,除了宋应星以外还有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不过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农民,看到马铖一身一品大员服色吓的唯唯诺诺。剩下的就是两个中年妇女,大概是宋应星的儿媳之类,除了这些还有几个孩童,看样子是宋应星的孙辈。
马铖挥了挥手让手下去南城外找几顶小轿,然后来到宋应星面前问道:“老师,敢问师娘怎么没来?”
宋应星没答话,但是宋应星的大儿子宋士慧害怕面前这个大官生气,代父亲答道:“我娘在十年前已经仙逝!”
原来老家伙的老婆死了,马铖听宋士慧说完眼睛一亮,面前这个老家伙宋应星看年纪不到六十,男性的功能应该还有一些,现在老婆死了成了鳏夫,那自己投其所好送给他女人,应该能减轻老家伙的怒气。
这时士兵将小轿雇来。马铖亲自搀扶宋应星上轿,然后等其他家眷上轿后,骑上马带着一行人进入南城。
马铖为宋应星安排的住宅就在南城,距离马府不远,这里虽然寸土寸金,不过对于现在的马铖根本不算什么。马铖现在白糖生意已经全部铺开,每月能入账两千多两白银。还有炼铁厂的钢材铁器,现在炼铁炉已经起了六座,每天熟铁就能生产数千斤,钢材百斤。如果不是马铖要留着铁料炼制大炮,就这些铁料每月也能入账近万两白银。
所以马铖看好这个前四进后五进的大院子后,眉毛都没眨就用一千五百两白银卖了下来,同时还招收了十几名家人,准备伺候宋应星。
来到新家门口,马铖搀扶宋应星出了轿,然后指着大门说道:“老师,这是徒儿为您准备的府邸,以后老师全家就在南都安家吧!同时徒儿为老师在城外购买了一千亩上好农田,可交于两位师兄负责。”
南京城外的农田可不便宜,上好水田每亩要七八两银子,现在马铖一出手就是一千亩,让老神在在的宋应星都是心中一动。其实一千亩农田不假,不过都是军田,马铖就是大校场提督,管理二十四个卫所,要弄个一千亩农田还不简单。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和宋士意,听有一千亩土地拿,一个个都十分兴奋,但是被宋应星瞪了一眼后赶紧低下头。
马铖来自后世,知道世界上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如果有那就是你的钱财还不够多。所以这将近一万两的大手笔砸下去,马上看到了效果。
不过马铖想的有些简单了,宋应星虽然当的官不大,但是久在基层,什么没见过,宋应星对自己还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这个马铖是马士英的嫡二子,现在还是从一品的提督。反观自己呢?年过半百,官职只是当过五品知州,人家肯花这么多的钱笼络自己肯定有什么企图。
不过宋应星什么也没说,跟着马铖来到府中。这时府中早得了消息,在大厅已经准备好了两桌丰盛的酒宴,就等宋应星一家到了开席。
宋应星带着两个儿子坐了一席,其他女眷和孩子坐了一席,宋应星不管其他,甩开面袋子嘴放心大嚼,其他家人看到老爷这样,也都放下心思开始吃饭。马铖在边上反倒成了倒酒的小厮,端着酒壶站在宋应星身后伺候。
吃饱喝足后,宋应星示意两个儿子带着家眷先下去,然后宋应星对身后的马铖说道:“马小子,你坐下!”
这还是宋应星进府后第一次说话,马铖赶紧放下酒壶坐在宋应星的身边洗耳恭听。
宋应星上下打量一下马铖然后说道:“马小子,刚开始见到你老夫以为你也就是靠着马士英余荫才当的官,但是现在一看你小子还是有点才干的,不次于你老子马士英!”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说赶紧谦虚道:“老师夸奖了,小子那里赶得上老师半分!”
宋应星听马铖又要说废话,挥了挥手打断马铖问道:“废话不要说,老夫也不是你的老师,老夫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可当不起你的老师。实话跟你说,老夫对你父亲没有好感,不管你说出什么来,老夫也绝不会出仕!”言情888
马铖听宋应星这么说并不例外,马士英得罪了东林党,被这帮掌握话语权的家伙贬低成一无是处的奸臣,宋应星只是一个五品知州,不了解上层是怎么回事,偏听偏信东林党的一面之词也合情合理。
马铖在宋应星来之前,就知道这个老家伙绝对不能这么容易答应帮自己,所以早已经准备了一套说辞。
“老师,敢问两位师兄贵庚?”
“长子宋士慧,今年三十六岁,次子宋士意今年是而立之年!”宋应星不知道马铖有什么手段,不过年纪这东西也没什么保密的,所以很快的说了出来。
“两位师兄都过了而立之年,却还在家中务农,难道老师没有考虑过吗?就算两位师兄不是读书的材料,可是老师的孙辈呢?难道也学老师在家务农?”
马铖这句话可是击中宋应星的死穴了,宋应星的老子宋国霖当年当了四十多年的秀才,在临死前也念念不忘教导自己的儿子们不要断了科举正途。可是到了宋士慧这辈,因为宋应星沉迷于其他杂学,将家中钱财花的精光,所以也没钱送两个儿子去读书。
马铖看宋应星沉吟不说话,接着说道:“老师,只要您能留下来帮学生忙,学生可以保证为两位师兄引荐进入钱谦益的门下,将来就算两位师兄不当官,可是钱尚书门生故吏遍天下,对老师的孙辈也有一定帮助。”
宋应星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有后台的亏,堂堂举人起步只能当个不入流的县城教谕。可是看看同为举人的杨文骢和越其杰,一个起步是七品知县,另一个起步是从五品夔州府同知,现在二人更是成了正二品的巡抚,这就是有后台的力量。
钱谦益不用说了,东林大佬理学大家,门生故吏遍布大明官场,如果得了东林党的助力,想入阁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当一个四品知府那太容易了。
马铖说这些话倒不是吹牛逼,现在钱谦益不要脸投靠马士英阮大铖一伙,成为礼部侍郎,所以钱谦益还是能卖马铖这个面子的。
宋应星听马铖这么说真的有些意动,家族的未来实在是太重了。可是宋应星已经看透了这个官场,当年辞官回家就是不想在趟官场这个臭水,可是家族的未来又让宋应星难以取舍,一时间宋应星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马铖看宋应星这个样子知道这个老家伙肯定是内心矛盾中,不过不怕,马铖还有最后一个杀招。
“老师,徒儿和陈子龙交好,陈大哥是徐光启的再传弟子,同时整理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徒弟听说老师也著有一本天工开物,徒儿想要为老师将这本巨著刊行天下,让全大明的人世代记住老师的名字!”
如果刚才宋应星还犹豫的话,现在听马铖说完再也不犹豫了。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一生的心血,他用八年时间汇总多行业制造技术,并且搭建出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最后以“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之意,取名为天工开物,为了这本书宋应星花光了全部的积蓄。其实以前宋家并不像现在这样,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算上小康之家,毕竟宋应星当过十多年的官。
可是宋家的钱全被宋应星去刊印天工开物了,为了印这部书宋应星将祖传的田地都卖了,老婆当年有病都没钱治疗,就这样也只能把天工开物将将印了几套,除了宋应星送给几个好友,其他一套没卖出去,都在家中收藏,这次安镇南去绑票,将这些书也一股脑的装车打包运到了南京。
明代虽然有活字印刷,但是因为活字印刷质量不好,一些精品书还在使用雕版印刷。想要出版一本书可不是个小数目,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部使用雕版就要上千两银子,当年宋应星为了这部书真是耗光了家产。
但是书虽然印出来了,可是没人购买。出版商更喜欢兰陵笑生这些畅销类作者,不管印出多少本都不愁卖。不然就是科考类教辅材料,大小私塾常年稳定采购。谁会买天工开物这玩意?动不动就整工程原理图,一点都不考虑读者的感受。
没有投资人和出版商赞助,宋应星就打算自己印。省吃俭用攒的钱不够,他就向当县令的大哥借钱。然后买木板请人刻字,买纸墨排序印刷,最后再一张张装订成册。
没有打字机的时代,印一本书非常艰难。这个吃饭都成问题的穷书生,明知道自己的书是赔钱货,却还要死命去干。第一本书印出来后,宋应星双眼含泪捧着她。半生辛苦终未白费,他在序言中写道:所愿此简流传后世,敢求知己于目下哉。